1、顶棚搭建 天桥和栅顶可为木制,结构轻巧、成本较低。也可承重,最主要的是它可以非常迅速而有效地用简单的方法将布景固定在木质支架上,但防火性能较差。也可选择钢制或钢筋混凝土制,坚固、耐火,承重较大,但自重较大,无法用钉固定布景,使用金属连接件既费事又不灵活。天桥上起重一般使用可沿轨道移动的电动吊车;栅顶则用轻便电动绞车,但不能沿着轨道移动。 2、灯板及灯架 灯板以木制的居多,可用几块木板拼搭,也可用整块成型灯板,其四角由灯板架悬挂在天桥或栅顶上。灯板架可用刚性金属条或木条,也可用柔性的绳索、钢丝索、铁链等。刚性灯板架易于固定,可减少晃动;柔性的则易于调整位置。照明所用电力配置系统大部分设在天桥或栅顶上,目的是尽可能的减少场地的拥挤。灯光的开启和关闭等可以适当地使用遥控设备。灯板是放置灯具的平台,而灯板架是悬挂灯板的器具。 3、地面布置 旧日的摄影棚最常用的是泥土地面,因为它经济、使用方便,可挖坑、钉桩,地面稳定,无振动声。但使用时尘土容易飞扬,搭景找平较困难,铺设摄影移动车轨较麻烦。木质地面造价较高,其铺设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铺较厚的木地板,在它上面能方便地推拉摄影移动车和大型话筒架;能降低棚内湿度,有利于布景、天幕在刷色后的干燥;在拍摄雨景时,不至泥泞,便于保持清洁。另一种是木块地面,将木块按竖纹敷设,可承重而不变形,并且可以在上面钉布景片。这种地面可使用短木料,节约木材。 但竖纹木块遇潮易膨胀,故须经油浸加工,在使用中注意维护。泥土地面和木质地面各有优劣,可根据需要选用。在有几个摄影棚的制片厂中,可根据需要,有的使用泥土地面,有的使用木质地面。无论哪种地面,都应在距离墙壁3~4米宽的范围内铺设一圈混凝土地面。有的还在天幕前的混凝土地面上设一圈排水沟。 摄影棚有可用于同期录音的和不用于同期录音的两种。由于使用要求的不同,两种摄影棚在构造上有很大不同。电影制片厂主要的摄影棚一般都应该是能用于同期录音的,不能同期录音的只是个别的,其面积一般不大,供一些零星的拍摄或特技摄影之用 4、墙和屋顶 无论哪种摄影棚,其墙壁和屋顶的结构都应满足一般建筑的要求。除此之外,同期录音的摄影棚还需要满足隔音要求,棚内噪声水平必须低于35分贝。同时,它要求混响时间较短,以提高语言录音的清晰度,并使之有可能再现室外的音响效果。因此,它的墙壁内部和吊顶都应有较高的吸声能力。 5、门窗设置 摄影棚一般开设一个工作大门,作为运送布景、道具、照明器材等用。工作大门上可开设一扇小门,以便工作人员出入。另外可以增设一个通向演员休息室或化妆室的小门,兼作安全门。 在湿度较大的地区,可考虑开两个大门,以便于空气对流,保持棚里干燥。工作大门的尺寸以能出入最大布景为原则。同期录音的摄影棚,门应有严格的隔声要求。一般采用两种方式:一是使用门斗,设双道门,除门扇和门缝应有隔声处理外,门斗内也设吸声材料,以共同形成一个能隔绝外界噪声的组合门;二是门扇使用多层结构,各层之间填以阻尼材料,门缝处用弹性材料或橡胶管充气密封。 6、通风设施 为了排除棚内照明等设备产生的热量和拍摄中使用烟雾时所产生的烟气,摄影棚都设有通风和排气设备。但通风设备的通风口、回风口和排气设备的排气口,影响同期录音摄影棚的隔音。因此,通风管道内应设有消声器和消声室,以减少来自通风机房的噪声;回风口和排气口也应设消声室以免外界噪声侵入。 |